随着中国企业的逐渐国际化,商标维权战的硝烟正在国内弥漫。
中国的企业或者在防守着,维护自己的商标权益。
今日,民营企业方果公司收到了律师函,认为其商标侵权美国苹果公司,方果公司高调回应,准备答辩……
或者,他们在进攻着,对那些侵权的企业:
五粮液曾在南美、亚洲多地讨回被抢注的商标,甚至在韩国将一家假酒企业老板送进监狱……
在昨日的2011年中国商标节主论坛上,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林也提到相关问题。他说,“五粮液”一直在加强涉外商标的注册保护工作。
在海外,特别是在华人集聚区,他们被侵权的情况时有发生。“五粮液”商标曾在韩国、乌拉圭被当地人抢注。通过当地经销商反馈后,五粮液公司立即采取紧急行动,给对方发去律师函、向当地的商标主管部门进行申诉,通过一系列的相关法律程序,成功赢回了商标专用权。
为了保护“五粮液”及系列产品的出口贸易,公司还在中国、韩国、泰国等海关进行了备案。这一做法受益良多。
2007年2月1日,五粮液公司合作机构接韩国仁川海关通知,发现一些白酒,涉嫌侵犯五粮液公司申请海关备案保护的商标权。五粮液公司派员到场鉴定这些白酒后,确认其为假冒伪劣产品,即向韩国仁川海关申请予以扣留,并提起相应的行政和刑事诉讼程序。五粮液公司高层更是亲自到韩国海关进行投诉。随后,在2008年,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五粮液集团韩国维权案做出裁决,对销售假冒五粮液的韩国侵权公司负责人判处有期徒刑1年,全部没收涉案产品,并处3000万韩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