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日本震后位移 向中国市场腾挪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再发里氏9.0级地震。余震还在继续。除了积极活动的地壳,余震同样在日本奢侈品行业上演。无论是地震,还是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等灾害,不仅会导致日本国民的普遍焦虑,还会影响整个日本经济。
奢侈品业内人士认为,日本此次地震以及震后带来的一系列灾难可能使本土的时尚核奢侈品产业在未来三到四年内受到影响,并且这个时间可能会更长。也有国外媒体指出,日本奢侈品消费者的信心在短期或长期内能否回复还未可知,然而今年日本奢侈品需求会同比减少30%左右,近五年能可能会增长缓慢。LV,Hermes等国际奢侈品品牌的在日销售地震后均遭受大幅度的下降。同时,日本本土高档奢侈品品牌,从珠宝、瓷器到皮制品,都从不同方面遭受到了影响。
其实真正的余震发生在日本国民的心里,现在为止,我们尚不能预计国内经济什么时候会复苏。影响是一定的,在灾难发生之后没有人会去想买奢侈品。”而瑞士信贷银行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东在一次国内论坛上表示,消费心理的障碍对日本震后经济冲击最大。而市场调查研究企业IHS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Nariman Behravesh也分析道:“日本地震带来的核泄漏也令人担忧,可能会为市场带来全球局势失控的感觉。消费者甚至是一些企业的信心会受到打击以至决策、买卖或者租用等商业活动被推迟。
国际奢侈品和日本本土奢侈品牌正以开设新的店面,开通新的销售渠道等方式将主要发展阵地从日本转向中国。同时,日本品牌也正在本土积极调整产品布局和销售渠道。许多国际奢侈品正在计划将日本市场上的投放转移到中国来,以期用新市场上获得的回报,弥补它们在日本遭遇的损失。原本定于3月29日开业,位于六本木的Escada日本最大旗舰店在地震后声明被取消。在日本设有57家专卖店的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MH)旗下的豪华箱包名牌路易威登(LV),已有半数店铺停止营业,此外,普拉达(Prada)、香奈儿(Chanel)、卡地亚(Cartier)、古奇(Gucci)等奢侈品品牌也有不同程度的关门歇业。日前,蒂凡尼公司已宣布将2011年第一季度在日本的销售额预期下调15%。与此同时,它们将更多的期望寄托于中国市场,以积极开设新的店面,开通新的销售渠道等方式将主要发展阵地转向中国。
相比之下,因为受到交通、通讯等种种方面的限制,日本本土奢侈品牌在大地震后拓展新市场的动作来得更慢一些。尽管如此,他们同样正在中国市场上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日本北海道著名马具和皮具品牌Somes也在地震后发布消息称,地震将使自己的交货延误,交货日期无法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未来将通过线上销售和电子商务来拓展中国市场。
“中国本来就是我们今年发展计划中非常重视的市场。地震发生后,中国市场的位置就显得更加重要。”中西基容说,“就在日本大地震发生的20多天后的4月初,大仓陶园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旗舰店。”这家位于上海最顶级商业地带外滩的瓷器旗舰店,虽因地震而低调开业,却已经迎来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地震后经营的策略转换,也成为日本本土奢侈品发展的另一次契机。“传统工艺在地震中受到影响,也使得人们比往时更关注它的传承和发展。”中西基容说。在这种情况下,大仓陶园开始寻找对传统骨瓷手工艺感兴趣的年轻学习者,培养更优秀的制作人,为未来发展铺路。
此间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潜在消费者已达1.75亿人,全球的奢侈品商家都在这个13亿人口的国度真实地嗅到了日益浓烈的商机。中国国内奢侈品市场的加速增长始于2009年下半年,当年市场规模达684亿元人民币,而2011年所有奢侈产品种类都呈现强劲增长势头。中国市场中已经有不少久负盛名的品牌,中国企业如果能够挖掘现有的品牌潜力、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全新组合东方企业家精神和西方成熟的奢侈品品牌管理能力和经验,将是中国发展自己的奢侈品品牌的未来之路。
好商标转让网www.haot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