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美国强生公司和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统称为“强生公司”)就“媒体对强生在中国打击假冒行动报道”给金融界网站发来一份声明。
声明中称,2010年7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了一宗追究桂林中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桂林中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统称为“中辉公司”)刑事责任的案件。该报道内容含有多处针对美国强生公司的误导性陈述及与事实不符的指责。
声明指出,强生被指“做局”血糖仪 产品缺陷嫁祸中辉公司报道内容含有多处不实的、误导性的和诽谤性的陈述。鉴于所涉刑事案件正在由中国法院审理,强生公司不就这些陈述进行回应。
强生被指“做局”血糖仪 产品缺陷嫁祸中辉公司中指出,6月12日,强生举报的桂林中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辉公司)假冒注册商标案在广西桂林开庭。桂林市公安局经过调查认为,中辉公司生产和销售印有强生“onetouch”商标的血糖试纸产品,涉嫌假冒强生注册商标,因此提起诉讼。
而据该报了解,由于双方对侵权事实认定存在争议,桂林当地法院两次开庭后并未做出判决意见。不过,这次庭案却把强生卷入血糖仪事件另一个更大的漩涡之中。
7月5日,中辉公司董事李中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强生血糖仪产品被美国药监局(FDA)强制召回后,强生为了挽回声誉,在中国“做局”,企图把产品缺陷嫁祸给中辉公司以撇清自己。“强生甚至采取不当手段拉拢政治资源,为嫁祸中辉作推手。”
强生公司在声明中强调,其高度重视病患健康,致力于以最高的质量标准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并且长期致力于中国健康保健行业的发展。
据悉,2006年底,强生公司在美国境内数百家药店发现标有强生公司ONETOUCH®注册商标的假冒血糖试纸。血糖试纸是糖尿病患者用于测量其血糖水平的重要工具。根据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通告,美国境内发现的这些假冒血糖试纸不能提供准确的血糖值,并可能引起“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通过强生公司在美国和中国采取的法律行动,公司发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两家公司是美国境内假冒血糖试纸的生产商。这两家公司为桂林中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桂林中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6月11日,生产商中辉公司及其总经理涉嫌假冒ONETOUCH®注册商标罪一案由广西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该案正在审理之中。
声明中表示,强生公司致力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以确保其产品使用者的安全。强生公司完全支持中国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所采取的执法活动。强生公司高度重视其产品的安全性,对使用其产品的病患负责是强生公司的一贯承诺。强生公司保留对与事实不符的、误导型的和诽谤性的一切行为与言论采取法律行动的所有权利。
自从5月底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张敬礼接受调查以来,美国强生卷入其中的传闻就从未中断过。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张敬礼涉嫌在强生公司血糖仪等医疗器械的审批过程中收受贿赂,但直至目前,强生公司针对贿赂指责依然以“不予置评”回复媒体追问。然而,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强生极力维护的血糖检测产品却曝出了其他的官司。
6月12日,强生举报的桂林中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辉公司)假冒注册商标案在广西桂林开庭。桂林市公安局经过调查认为,中辉公司生产和销售印有强生“onetouch”商标的血糖试纸产品,涉嫌假冒强生注册商标,因此提起诉讼。
据了解,由于双方对侵权事实认定存在争议,桂林当地法院两次开庭后并未做出判决意见。不过,这次庭案却把强生卷入血糖仪事件另一个更大的漩涡之中。
7月5日,中辉公司董事李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强生血糖仪产品被美国药监局(FDA)强制召回后,强生为了挽回声誉,在中国“做局”,企图把产品缺陷嫁祸给中辉公司以撇清自己。“强生甚至采取不当手段拉拢政治资源,为嫁祸中辉作推手。”
7月6日下午,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简称强生中国)媒体经理蒋柯接受本报采访时再次强调:“到现在为止,尚不知道中国有关部门是否因张敬礼案对强生进行了调查。”关于上述诉讼,蒋柯表示:“公司不能公布任何信息,需等待司法机关的最终结果。”
“做局”血糖仪
事情要回溯到2005年。当年4月和9月,应美国FDA强制要求,美国强生先后两次在全球召回onetouch系列血糖仪产品。原因是上述血糖仪所用的试纸可能导致测量数值的错误,进而影响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患者有可能导致因过度或疏于治疗而引发死亡。
血糖仪是糖尿病人自测血糖的重要设备,而血糖试纸则是主要耗材。由于各品牌的技术标准不同,因此一般必须配用同品牌的血糖试纸。据了解,这两次召回让强生血糖仪和试纸销量大减。
李中告诉记者:“从这个时候开始,强生就开始寻找替罪羊来帮它摆脱干系。而中辉正是一个最好的对象。”
中辉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医用生化检测试剂和设备的企业。李中告诉记者,中辉是国内唯一能够生产配用于强生血糖仪的血糖试纸企业。中辉提供的资料称,2002年2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监局授予了中辉公司血糖试纸的注册许可,公司生产的A型血糖试纸配用于ONE TOUCH系列血糖仪。
由于价格上比强生更有优势,中辉试纸很快被市场接受,并远销印度、孟加拉国等国际市场。但“中辉生产的血糖试纸均无包装、标识和品牌,主要面向国内外企业客户,由购买方自行注册当地品牌后销售”,李中一边介绍,一边向记者展示了装有试纸的塑料包。
李中说,正是这一光凭产品难以判断“来路”的血糖试纸,让强生找到了可以“做局”的空间。在发现了中辉的存在之后,强生开始策划了一出好戏。
据李中介绍,2006年7月,美国公司Royal Global Wholesale公司(简称RGW)找到上海经销商苏志勇,向其购买“带有强生公司商标”的血糖试纸。苏志勇长期代理中辉公司产品,但都是不带包装的半成品。这次在对方的引导之下,苏志勇想到了仿造强生商标的主意。
苏志勇从中辉公司进货后,自行印刷了强生包装盒、说明书、瓶贴等,包装后卖往美国RGW。RGW也是出手豪迈,经常是预付大量货款,以获得苏志勇的信任。苏在对方授意之下,将假冒强生试纸销往了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地。
2006年10月,强生生产血糖仪的子公司LifeScan突然在美国宣布,发现大量假冒强生品牌的血糖试纸,称正是这些试纸导致了此前强生产品问题频出,并不得不实施召回。经调查,这些试纸来自中国,假冒了强生的批号、标签等。
随后,美国纽约东区法院受理了强生的诉讼请求,并认定来自中国的产品侵犯了强生商标权。但是,FDA之后发布的文件显示,FDA并未收到“侵权产品”引发的不良反应报告。
而且,在美国纽约东区法院的庭审上,RGW负责人公开了自己是强生公司前职员的身份。“从法院提交的证据材料和双方的往来通信中很容易看出,RGW的注册成立是强生设计的一个圈套,而苏志勇一开始就掉入了这个圈套中。”李中说。
李中提供本报的一份材料显示,2007年6月,苏志勇被上海警方抓捕。2007年8月,上海普陀区法院判处苏志勇假冒注册商标罪。但在李中提供给本报的判决书中,普陀区法院并未认定中辉公司存在任何不当行为。
连环局背后推手
不过强生并不善罢甘休,在假冒产品销售地阿联酋的某地方法院,强生起诉中辉公司同样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获得胜诉。强生开始以此判例向国内有关部门施压。李中介绍,在此过程中,“强生甚至动用了公安部高层资源对中辉公司进行了陷害”。
李中提供给本报记者的一份桂林市公安局书面材料称:2007年9月19日,桂林市公安局接到公安部下发的《关于查处桂林中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假冒注册商标案的通知》,并接到强生公司举报。2008年7月,桂林市警方搜查了中辉公司,抓捕了公司7名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当年10月10日,桂林警方出具起诉意见书。
李中表示:“中辉公司被搜查后,大部分公司资料被警方带走,公司生产也一度中断。中辉已经从年盈利2000多万元变成一个连工资都发不出的企业。”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张玉成介绍:“一般来说,这类案件受到级别和地域的管辖权限制,公安部是不会直接发文的。即使进行管理,也只是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进行督办。”
李中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对公安部下发的通知进行描述:“上述公安部通知的下发,是时任公安部部长助理的郑少东及助手一手操作完成。而郑少东之所以不遗余力,则是强生运作的结果。”根据新华社今年1月1日报道,郑少东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据查,郑少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其亲属收受他人巨额钱款。”新华社报道说。
而在此戏剧性的操作背后,一个名为张为安的人也在记者调查处浮现。
2000年,以强生中国为主要发起方之一的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成立(以下简称为QBPC),QBPC的主要工作是保护外资企业的品牌,打击国内假冒产品。美国强生公司总法律顾问张为安正是委员会主席。
QBPC能力极强,2005年12月底张为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如果打击行动遭遇地方保护势力阻挠的话,QBPC有能力反馈到整规办、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而知情人士透露,张为安与郑少东关系密切。
而后面发生的事情表明,强生的运作能力远不止于此。
2008年11月3日,美国强生公司糖尿病事业部全球集团主席Michel Paul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去信,明确指出:“希望桂林市人民检察院正式逮捕并起诉该生产企业(中辉公司)的相关股东和主要管理人员,以便此案在中国的法院作出裁决。”
尽管Paul在信中写到“无意对中国的法律制度施加任何影响”,但也提到“我们已就指控事宜向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驻美大使馆和美国政府进行了报告”。
而在李中提供给本报记者的苏志勇案件书面材料中,强生公司也专门致函上海普陀区人民法院“督办”,并建议该法院“判处苏志勇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本报记者从李中提供的Paul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去信的批示函中看出,该信发出后立刻获得了“密切与桂林市院联系,加强指导”、“一旦进入起诉程序,依法从快办理”的批示。
2010年6月12日,中辉公司商标侵权案正式开庭。
超额利润
强生对其血糖检测产品的强烈反应,或许是出于对其高额利润的追求。
医疗器械连锁机构康复之家高层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血糖仪产品中,罗氏和强生占据了绝对份额,超过70%,而强生近两年开始赶超罗氏,成为最大的生产商。当然,这两家的产品也是价格最贵的。”
北京怡成是国内最大的血糖仪生产企业,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强生50片包装的血糖试纸在医院售价往往高达250-280元,而我们的产品市场价是每片2.9元,效果是差不多的。”
而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强生试纸出厂价约为90元,经销商的供货价在140元左右,而医院售价就高达250元。这其中包括了大量回扣。”
必须与血糖仪配套使用正是强生试纸热销的原因。一旦使用强生的血糖仪,则必须购买其试纸,几乎没有通用产品,只有中辉的产品是个例外。“这也就可以解释中辉公司为何受到诉讼。”李中说。
在控制市场之余,强生很早就为未来的政策导向做好了准备。2005年1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和标准委共同发布了《体外诊断检验系统自测用血糖检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19634),也就是俗称的家用血糖仪国家标准。该标准的制定正是由国家药监局提出的,美国强生公司负责主要起草。而之前曝出落马的张敬礼正是主管医疗器械工作的主要领导,包括标准制定。
上述北京怡成人士告诉记者:“该标准并不强制,因此我们企业主要是按照国家糖尿病协会的标准进行生产,当然也会同时考虑到国标。”
李中表示:“国标要求很高,几乎是按照强生的技术来要求的,国内企业无法完全实现。”上述人士也认为:“标准制定时并未参照国内企业的情况,这也就是因为强生有关系的缘故吧。”
尽管现有国标约束力不强,但张敬礼在任之时主抓的一项工作就是推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立法。自从2008年上交国务院之后,该条例一直被列为一档立法计划。近两年,张敬礼在药监系统年会上都会用“条例即将颁布”来“勉励”各级官员。
据了解,一旦立法完成,医疗器械生产将像药品GMP规范一样,强制推行一系列标准要求企业执行,而现有国标就有可能转为强制标准。届时技术壁垒将把国内大多数企业挡在相应器械的大门之外,强生等少数企业就可独享这一市场。
潜规则搞定张敬礼 千人签名拒用强生
国家药监局再掀反腐风暴,这一次接受调查的对象是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张敬礼 。知情人 透露,张敬礼“出事”缘于强生 等企业曾向其行贿,以换取在国内行业的垄断,并出售劣质产品牟取高额回报。
随着强生行贿曝光,其通过“潜规则”规避法律,向中国倾销劣质产品的行为,已闹得众人皆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网络上关于强生行贿的新闻已经多达900多篇。消费者得知真相后反应更为强烈,90%消费者认为强生产品应该下架,在中国社会舆情的晴雨表天涯论坛上,题为《“潜规则”搞定药监局,强生沐浴露真的不能用了》的热门帖子迅速传遍坊间。
到现在为止已有17737点击量,回复者多达1058人,并还处于急速增长中。该帖披露今年5月份,美国强生 公司因原料污染问题,在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大规模召回40多种被广泛使用的儿童及婴幼儿非处方药品,但在中国,这些药品却堂而皇之的正常销售;而在早前的3月份,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CSC) 已经发布报告,称强生公司的多款婴儿沐浴产品含有甲醛和“二恶烷”,中国国家质监局也认为强生公司在国内销售的香桃沐浴液含有微量“二恶烷”。
随着更多强生商业丑闻陆续披露,网友们表示愤慨的同时,并自发组织签名抵制使用强生产品的行动,甚至将怒火烧向了有“助纣为虐”之嫌的张敬礼。网友子瑞妈妈讽刺道,“有意思啊,什么不好的东西你们都不在美国卖都拿我们中国来,什么意思啊?”网友童话妈妈说,“坚决不用有危害孩子成分的东西!”网友点点妈妈伤感的说,“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难道你们没有孩子吗?”波斯爸愤慨的说,“谴责强生,以后不会再用强生了~真是失望!!!!”网友畅畅爸爸提出“强烈要求(强生)给我们这些消费者道歉!!!”
随着波涛汹涌的舆论激流,近日有业内人士评论称,在劣质产品回收类事件中,强生对中国执行了与美国完全不同的双重标准,对中国消费者提出的质疑,强生的反应显得“迟疑而傲慢”,其“因爱而生”的行销理念成为了一句反语。天涯论坛上千人签名抵制强生产品的帖子,正如一记响亮的“耳光”,刺到了强生的痛楚,同时也将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行业巨鳄挤到的悬崖边缘。
多位药监局人士都提到,在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张敬礼落马案中,强生是涉案的主要企业。强生涉嫌通过向张敬礼行贿,来帮助其加快拿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药品注册号,从而在中国市场形成垄断地位。
以“因爱而生”行销中国的强生,一直扮演着强势而又正面的形象。但目前这个形象背后似乎应该加上问号。
如此说法并不仅仅来自最近强生发生的系列召回事件,在刚刚曝出的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张敬礼落马案中,背后的贿案主角之一几乎一致性地指向美国强生。
6月21日,接近药监局的人士透露,“张敬礼出事,主要与药品注册有关,其中包括强生在内的若干家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通过向张敬礼行贿,来帮助其加快拿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药品注册号。”
强生自从1982年开始进入中国,其已经形成从婴儿健康护理品、女性卫生用品、成人护肤品与创伤护理品,到专业医学角度的医疗器材、临床诊断,以及医药产品等庞大的业务群。
而且凭借在心脏药物支架和血糖仪方面的垄断,强生一直享受着高额回报。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张敬礼双规前,强生在中国市场一直扮演着所谓的“正面形象”。尽管近期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发生多起因药品污染事件而陷入“召回门”,但是奉行双重标准的“双面强生”,仍然安然无事地躲过在中国的“应担责任”。
而这一次,如果真的败露在行贿案的风口浪尖,强生恐怕再也无法逃脱干系。
不过,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媒体经理蒋柯6月20日依然强调:“强生至今未接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因此部分媒体的表述并不准确。”
卷入张敬礼贿案
自张敬礼双规消息在业界小范围流传时,就有行业人士透露张敬礼遭到中纪委双规是因医疗器械方面的事情。
接近知情人士透露,“涉及张敬礼贿案的企业,美国强生是其中之一,除了强生还包括其他若干家企业。”
知情人士表示,“强生涉案主要是在医疗器械注册上,也包括药品注册,由于医疗器械和药品注册时间比较长,但通过行贿,强生以比较快的速度拿到了注册证和注册号。”
另一消息人士透露,“强生牵扯进张敬礼案件应该是比较明确的。自从2005年郝和平涉案被捕之后,张敬礼就成了国家药监局负责医疗器械的最高领导,大权独揽。”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新药或者医疗器械产品要在国内上市,必须通过国家药监局的注册,而国内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一般时间大约1年到一年半,周期比较长,甚至需要排队等候。
由于其掌握着医疗器械注册的生杀大权,外资企业为了加速抢占中国市场,往往会把张敬礼等人作为了首要的公关对象。
尽管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都提到张敬礼案中,强生是涉案的主要企业,但是强生通过张敬礼拿到多少医疗器械注册证和注册号,目前还不太清楚。
不仅如此,对于上述指向,强生也并不认可。蒋柯表示,张敬礼作为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的主管领导,强生公司此前多次和他接触过,“但都仅限于办公室内的事务性交流,因此也没有任何细节可披露。”
6月21日下午,强生中国给本报发来官方回应:“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不清楚(有关报道中)提到的调查,公司对这种猜测性的报道不予评论。”
贿案疑问
自从郑筱萸事件后,国家药监局收紧了药品和医疗器械审批,这对于急于抢占中国市场的强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消息人士表示,“强生的系列产品在美国早就通过FDA认证,进入中国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商业贿赂,也是为了加快其产品的进入速度。从理论上说,外企会更多选择支架等医用医疗器械对中国市场进行公关,“因为这类品种容易形成垄断”。
该消息人士表示,“外资医疗器械在国内控制市场的现象不是个例。以血糖仪为例,我在基层的药店根本看不到国产品种,说强生和罗氏控制市场超过70%一点都不过分。”
另外,医疗器械是一个更新快的行业,大型医疗器械更新周期一般为3~5年,小型医疗器械更新周期更短。本报了解到,像心脏起搏器类、电生理类、心血管、脑血管类等医用高值耗材,产品的更新周期更短,有的甚至2-3个月就会实现产品更新换代。
但是医疗器械不同于药品,没有那么长的市场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短的可能只有两三年,但是注册周期一般1年多的时间,一个产品拿到注册证,产品周期有的已经耗去1/3,这时为了抢占市场,企业就会铤而走险,利用非正常手段尽快拿到注册证。
而且问题还不止于此。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产品上市4年后必须进行再注册,4年来产品反馈、使用等问题必须在再注册中加以改进,所需的临床试验也要重新进行。
医疗器械经营商康复之家某高层表示,在市场销售中,罗氏的家用医疗器械是排第一位的,但强生这几年发展很快,占据血糖仪市场前两位。强生最早进入中国的是血管支架等植入式器械,但近几年强生的其他器械品种发展迅速,目前,强生的医疗器械业务占其所有业务的30%左右,而且增速最快。
为了抢占市场,强生也会时不时给政府施加压力。2009年底由卫生部举办的医用高值耗材增补招标延期,拥有众多产品并急于扩大中国市场的强生十分焦急。今年1月6日左右,强生联合美敦力等美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通过中国美国商会向卫生部施压,要求尽快开展高值耗材的增补采购。
还有消息称,张敬礼可能在其出任解放军总后勤部相关职务时,就已经存在不法行为,此次应该属于“新账旧账的一个了结”。
双面强生在强生卷入张敬礼贿案之前,强生已经在中国饱受质疑。
今年1月15日,在受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警告后,美国强生公司宣布自愿召回约500个批次的非处方药。包括泰诺关节炎止痛囊片存在污染等。
但是,美国强生在发布召回令时,并未将中国列入名单。据了解,这些药也在中国生产销售,当时受召回风波影响,国内消费者一直希望强生方面能给出明确的说法。但是当时强生中国方面表示,受污染的药未在中国销售,中国不受影响。
然而,时隔不久,强生再陷召回门。4月30日,美国制药巨头强生公司下属的麦克尼尔公司发表声明,宣布在美国、加拿大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召回仙特明、泰诺林等40多个批次的药物。并再次将中国排除在外。
面对消费者的担心,强生中国新闻发言人吕晶明确表示,“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原料大部分由国内企业提供,不是来自美国,大家不必担心。”
强生在其国内和中国市场执行双重标准,尽管饱受指责,但是仍然岿然不动。
身背张敬礼贿案的嫌疑,这一次强生能否躲掉,仍然是个谜。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2010年第2期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撤销或收回因严重篡改审批内容进行违法宣传的9个药品广告、4个医疗器械广告和16个保健食品广告的广告批准文号。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违法广告公告情况进行了汇总。汇总期间,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发布违法广告公告等方式,通报并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的违法药品广告14574次,违法医疗器械广告782次、违法保健食品广告3893次,撤销或收回因严重篡改审批内容进行违法宣传的9个药品广告、4个医疗器械广告和16个保健食品广告的广告批准文号。北京等13个省(区、市)对违法广告涉及产品采取了125次暂停销售的行政强制措施。
其中违法情节严重、违法发布广告频次高的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有:长春人民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蠲痹抗生酒”、吉林省辉南辉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麝香心脑通胶囊(广告中宣传名称:甲乙抗栓)”、青海省格拉丹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回生甘露丸”、辽宁中医学院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生血片”、吉林敖东(000623)集团金海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鹿筋壮骨酒”、北京长城制药厂生产的药品“利脑心片”、广东宏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宏兴制药厂生产的药品“息喘丸”、营口中成康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疗器械“全息反射降压治疗板”、保健食品“野酒花牌梦康宁胶囊”。具体如下:
一、长春人民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蠲痹抗生酒”,其功能主治为“补肾,活血,止痛。用于肝肾不足,瘀血阻络所致骨性关节炎。症见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该药品为处方药,擅自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广告宣称该产品“世界首创、打破传统与药物只能被人体吸收30%的弊端、蠲痹抗生酒风湿骨病不再有、实现了治愈风湿病不复发的目的”。该广告含有利用患者名义作证明和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二、吉林省辉南辉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麝香心脑通胶囊(广告中宣传名称:甲乙抗栓)”,其功能主治为“活血化瘀,开窍止痛。用于瘀血阻络所致中风,中经络,及冠心病、心绞痛,证见:胸闷刺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该药品为处方药,擅自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广告宣称该产品“新栓老栓一并除;首次实现了截根断源性治疗;使心脑血管病治疗从此不再会出现;脑血栓7天见效,中风偏瘫10天见效”等。该广告产品名称宣传不规范,产品功能与主治的宣传超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含有利用专家、患者名义作证明和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三、青海省格拉丹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回生甘露丸”,其功能主治为“滋阴养肺、制菌排脓。用于肺脓肿,肺结核,体虚气喘,新旧肺病等”。该药品为处方药,擅自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广告宣称该产品“天界奇方、人间甘露;止咳喘、抗过敏、强免疫;一周期咳喘痰炎症减轻或消失,2至3周期肺功能趋正常,3周期旧肺换新肺”等。该广告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四、辽宁中医学院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生血片”,其功能主治为“补气助阳,益精生血。用于各种继发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广告宣称该产品“纯天然制剂,以生血完全取替了补血、促红、升白,通过细胞激活阶梯修复病变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新鲜健康的血液”等。该广告产品功能主治的宣传超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五、吉林敖东集团金海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鹿筋壮骨酒”,其功能主治为“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用于四肢麻木,风湿性关节炎”。该药品为处方药,擅自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广告宣称该产品为“国内首个能够彻底铲除骨湿毒的特效药剂,对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女性月子病等疗效显著;服用当天止疼痛,3天消肿痛,7天让你自由活动,30天告别风湿骨病”等。该广告含有利用患者名义作证明,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六、北京长城制药厂生产的药品“利脑心片”,其功能主治为“活血祛瘀,行气化痰,通络止痛”等。该药品为处方药,擅自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广告宣称“一次离子透栓,胜过溶栓五年;3分钟内迅速穿透堵塞血管的血栓,还能营养心脑细胞;服用10至20天嘴眼歪斜得到改善,行动利索多了,服用3至5个疗程轻度患者完全恢复正常,重度患者生活基本自理”等。该产品功能主治的宣传超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七、广东宏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宏兴制药厂生产的药品“息喘丸”,其功能主治为“益气养阴,清肺平喘,止咳化痰。用于气阴不足,痰热阻肺,喘息气短,吐痰黄粘,咽干口渴”。广告宣称服用该产品“一盒不咳,两盒不喘,三个月根治老咳喘”等。该产品功能主治的宣传超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 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八、营口中成康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疗器械“全息反射降压治疗板”,其适用范围为“适用于Ⅰ期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治疗和Ⅱ、Ⅲ期原发性高血压辅助降压治疗”。广告宣称该产品“每天只需穿上走2次,每次40分钟,不用吃药就能迅速降血压,告别终身服药”等。该广告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九、保健食品“野酒花牌梦康宁胶囊”,〔国食健字G20060301〕其批准的保健功能为“改善睡眠”。广告宣称“用了野酒花,病也少了;用了野酒花几个月,再也不失眠了”等。该广告含有利用患者形象和名义作证明,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另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购买药品;保健食品没有治疗作用,不能代替药品,请谨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