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更多
商标知识 更多
政策法规 更多


江苏工商重拳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

来源:haotm.cn [ 2012/10/19 9:24:48 ]
上一条 下一条

日前,宿迁泗阳县工商局根据举报,迅速出击,查获侵犯“海螺”注册商标专用权型材70余吨,涉案金额27万余元。无锡滨湖工商局会同公安部门成功捣毁利用网络销售假冒世界知名品牌衣物、鞋包的窝点,涉及“哥伦比亚”等20余种11979件侵权商品,涉案金额达700余万元,该案正在调查处理中。



  自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以下简称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省工商系统认识统一,部署周密,行动迅速,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截至9月底,全省共检查经营户288263户,检查批发零售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14982个,整治重点区域4281个,吊销营业执照116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25个,查处侵权和假冒伪劣商品案件5305件,案值15525万元,罚款10832万元,移送司法机关68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978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46万元。



  随着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工作的不断推进,江苏各级工商部门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强化网络监管、打击“傍名牌”不正当竞争、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以及保护重点商标等作为当前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全省各地结合“打假冒、惠民生、促发展”专项行动,及时有效地打击了“傍名牌”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查办了一批大、要案件,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通过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信息化平台开展对网络交易主体、客体行为搜索检查,将本地网络交易平台和团购网站列为重点监控网站,有针对性地加强经营性网站电子标识公开的监管,利用经济户口数据库梳理出辖区内生产经营化妆品、服装鞋帽的企业开展网上检查,对涉嫌违法的化妆品、服装鞋帽经营网页进行截屏留存,以便进行实地检查勘验。截至目前,全省共网上检查网站27806个,实地检查网站经营者7395个,删除违法商品信息211条,责令整改网站741个,查处网络违法案件73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0件,罚没款102.325万元,有效维护了消费者权益。



  大力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整治,严查各类食品违法行为,切实维护食品市场尤其是农村食品市场的经营秩序。各地以城乡结合部、乡镇农贸市场等为重点整治区域,以农民群众反映强烈、消费量大的食用油等为重点整治商品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全省在农村市场专项整治中共取缔无照经营户139户,捣毁售假窝点14个,立案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663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35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56万元。进一步加大重点商标保护力度,各地根据全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有计划地开展域外打假行动。连云港工商局组织人员赴山东日照、临沂等地开展了保护“双沟”打假维权行动,共查处8家侵权企业,涉案商品200余瓶。淮安工商局赴河南、浙江、甘肃等地帮助“今世缘”等商标所有企业进行打假维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在此同时,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开展保护“九阳”“鳄鱼”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通知要求,江苏工商局立即与商标投诉人或投诉人所在地省工商局联系,全省各地依据投诉人提供的线索,结合本地市场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大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的检查,对“九阳”“鳄鱼”等商标实施了有效保护。其中,徐州工商局在保护“九阳”商标专用权行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230人次,检查相关经营户80户次,立案查处28家经营户,没收侵犯“九阳”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26台。苏州工商局对某店涉嫌侵犯“鳄鱼”商标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场查扣标注“CLIO CODDLE”字母及鳄鱼图样的各式服装数百件,目前该案正在调查处理之中。



  通过专项行动,江苏工商系统全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全员参与机制。各地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公布典型案例等多种形式普及商标保护知识,加大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工作的宣传力度,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提升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和依法维权意识。为扩大影响,江苏省工商局成功举办了“红盾”杯商标战略知识竞赛,来自江苏、上海等全国16个省(市)的3万多名读者踊跃参赛,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受到广泛关注。



  建立人才贮备机制。为培养高素质、高层次、高效率执法监管人才和业务能手,全面提高专业化的执法办案水平和攻坚克难的执法办案能力,江苏省工商局建立了“执法人才库”,全省54名执法干部成为首批入选人才。同时,各地结合“红盾品牌培育示范岗”创建工作,在全省开展了“商标战略服务能手”竞赛活动,通过专题辅导、全员培训、模拟竞赛、考核激励等措施,一批具有较强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基层商标管理干部脱颖而出,20名选手被授予“全省工商系统商标战略服务能手”荣誉称号,在全省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全省商标监管和服务水平,推进全省商标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品牌强省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



  建立部门间衔接机制。完善了与公安、海关、法院等部门的协作与沟通机制,建立监管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监管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能,实现执法信息互联互通,加强案件协助查处、疑难案件会商、重大案件联合查办的力度。盐城大丰工商局与当地法院抽调专人成立了“商标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办公室”,成为行政、司法、企业三方联动商标保护新机制。苏州张家港工商局与当地法院签订了“构建商标司法行政联动保护机制协议”,并于近期首次成功调处商标侵权案件,全省上下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有效做法,形成了依法、规范、高效的保护知识产权长效机制。 

美典天猫旗舰店
24小时在线客服专员
加载中...
江苏工商重拳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
2012/10/19 9:24:48 来源:haotm.cn

日前,宿迁泗阳县工商局根据举报,迅速出击,查获侵犯“海螺”注册商标专用权型材70余吨,涉案金额27万余元。无锡滨湖工商局会同公安部门成功捣毁利用网络销售假冒世界知名品牌衣物、鞋包的窝点,涉及“哥伦比亚”等20余种11979件侵权商品,涉案金额达700余万元,该案正在调查处理中。



  自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以下简称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省工商系统认识统一,部署周密,行动迅速,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截至9月底,全省共检查经营户288263户,检查批发零售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14982个,整治重点区域4281个,吊销营业执照116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25个,查处侵权和假冒伪劣商品案件5305件,案值15525万元,罚款10832万元,移送司法机关68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978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46万元。



  随着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工作的不断推进,江苏各级工商部门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强化网络监管、打击“傍名牌”不正当竞争、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以及保护重点商标等作为当前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全省各地结合“打假冒、惠民生、促发展”专项行动,及时有效地打击了“傍名牌”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查办了一批大、要案件,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通过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信息化平台开展对网络交易主体、客体行为搜索检查,将本地网络交易平台和团购网站列为重点监控网站,有针对性地加强经营性网站电子标识公开的监管,利用经济户口数据库梳理出辖区内生产经营化妆品、服装鞋帽的企业开展网上检查,对涉嫌违法的化妆品、服装鞋帽经营网页进行截屏留存,以便进行实地检查勘验。截至目前,全省共网上检查网站27806个,实地检查网站经营者7395个,删除违法商品信息211条,责令整改网站741个,查处网络违法案件73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0件,罚没款102.325万元,有效维护了消费者权益。



  大力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整治,严查各类食品违法行为,切实维护食品市场尤其是农村食品市场的经营秩序。各地以城乡结合部、乡镇农贸市场等为重点整治区域,以农民群众反映强烈、消费量大的食用油等为重点整治商品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全省在农村市场专项整治中共取缔无照经营户139户,捣毁售假窝点14个,立案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663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35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56万元。进一步加大重点商标保护力度,各地根据全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有计划地开展域外打假行动。连云港工商局组织人员赴山东日照、临沂等地开展了保护“双沟”打假维权行动,共查处8家侵权企业,涉案商品200余瓶。淮安工商局赴河南、浙江、甘肃等地帮助“今世缘”等商标所有企业进行打假维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在此同时,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开展保护“九阳”“鳄鱼”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通知要求,江苏工商局立即与商标投诉人或投诉人所在地省工商局联系,全省各地依据投诉人提供的线索,结合本地市场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大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的检查,对“九阳”“鳄鱼”等商标实施了有效保护。其中,徐州工商局在保护“九阳”商标专用权行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230人次,检查相关经营户80户次,立案查处28家经营户,没收侵犯“九阳”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26台。苏州工商局对某店涉嫌侵犯“鳄鱼”商标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场查扣标注“CLIO CODDLE”字母及鳄鱼图样的各式服装数百件,目前该案正在调查处理之中。



  通过专项行动,江苏工商系统全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全员参与机制。各地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公布典型案例等多种形式普及商标保护知识,加大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工作的宣传力度,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提升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和依法维权意识。为扩大影响,江苏省工商局成功举办了“红盾”杯商标战略知识竞赛,来自江苏、上海等全国16个省(市)的3万多名读者踊跃参赛,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受到广泛关注。



  建立人才贮备机制。为培养高素质、高层次、高效率执法监管人才和业务能手,全面提高专业化的执法办案水平和攻坚克难的执法办案能力,江苏省工商局建立了“执法人才库”,全省54名执法干部成为首批入选人才。同时,各地结合“红盾品牌培育示范岗”创建工作,在全省开展了“商标战略服务能手”竞赛活动,通过专题辅导、全员培训、模拟竞赛、考核激励等措施,一批具有较强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基层商标管理干部脱颖而出,20名选手被授予“全省工商系统商标战略服务能手”荣誉称号,在全省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全省商标监管和服务水平,推进全省商标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品牌强省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



  建立部门间衔接机制。完善了与公安、海关、法院等部门的协作与沟通机制,建立监管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监管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能,实现执法信息互联互通,加强案件协助查处、疑难案件会商、重大案件联合查办的力度。盐城大丰工商局与当地法院抽调专人成立了“商标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办公室”,成为行政、司法、企业三方联动商标保护新机制。苏州张家港工商局与当地法院签订了“构建商标司法行政联动保护机制协议”,并于近期首次成功调处商标侵权案件,全省上下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有效做法,形成了依法、规范、高效的保护知识产权长效机制。 

回顶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