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更多
商标知识 更多
政策法规 更多


百度面临知识产权的诉讼和指责声从未平息

来源:haotm.cn [ 2011/10/5 8:49:00 ]
上一条 下一条


百度,中国最大搜索网站,曾问鼎中国互联网公司最高市值宝座,创始人李彦宏也荣登2011年福布斯富豪榜,成为内地首富,但百度如此业绩却并没能换来与实力匹配的行业尊重。竞价排名与知识产权问题是百度的两大硬伤。前者是百度的核心商业模式,由此造成对搜索结果的过度干预,导致用户、行业怨声载道,成了Google的反面典型;后者是百度的老大难问题,从mp3音乐下载侵权到最新的百度文库侵权门事件,百度面临知识产权的诉讼和指责声从未平息。




百度文库错在哪
2009年11月,百度推出了百度知道“文档分享平台”,次月更名为“百度文库”。百度文库一开始是立足于为教育行业提供丰富的文档资源,为大中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格考试等提供文档,为广大师生借助互联网拓展自身视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供舞台。百度文库的运行机制是,用户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多个领域的资料,平台所累积的文档均来自热心用户上传,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百度文库与豆丁网,以及国外的Slideshare等网站一样应时而生,满足了广大网民检索、下载和分享文档资料的需求,受到网民的欢迎,发展势头迅猛。2011年6月,百度文库已经拥有21662983份文档。根据中国文著协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介绍,百度文库里10%的文档是文学作品,其中很多上传作品没有取得作者授权就能免费下载。
百度文库从诞生之初就埋下了一颗随时引爆的知识产权炸弹。2010年11月,盛大文学开始炮轰百度文库,称“百度文库不死,中国原创文学必亡”;12月,文著协、盛大文学与磨铁图书公司共同发布了《针对百度文库侵权盗版的联合声明》。2011年3月15日,贾平凹、韩寒等50位作家公开发布《中国作家声讨百度书》,指责百度文库“偷走了我们的作品,偷走了我们的权利,偷走了我们的财物,把百度文库变成了一个贼赃市场”;两天后,中国音像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加入“战团”,公开声援文学界维权的呼吁和行动,把百度文库知识产权问题推向一个高潮;随后,百度与作家群体展开了谈判,3月25日谈判破裂;3月26日,百度文库就“伤害了一些作家的感情表示抱歉”,并承诺对百度文库中文学作品类别的文档未获版权方授权的进行清理;3月28日,李彦宏在出席深圳IT领袖峰会时表示,“如果管不好,就关掉百度文库”;3月30日,百度文库版权合作平台正式上线。
百度文库侵权门比此前mp3侵权官司带来的恶劣影响更大、更直接。一方面,作家群体比唱片公司更接近网民,影响力更强,通过韩寒等作家的公开声讨书、博客文章、微博客讨论等方式,百度知识产权侵权事件得到了更快、更广的传播,百度的“恶”形象人尽皆知。另一方面,仅凭“文档大多由用户上传”这一条理由,百度显然缺乏有力的法理依据,也缺少来自行业、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支持,百度完全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境地。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在出席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时表示,“百度文库不是一个很好的经营模式,它提供的储存空间里的大量作品都是没有经过授权的”。
那么,百度究竟错在哪里呢?
1.百度文库的所做所为超越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底线,“分享”不足以成为百度文库不构成侵权的理由。与百度Mp3搜索只提供下载链接不同,百度文库的所有文档都保存在百度自身的服务器上,这样一来,百度便顺利从第三方搜索的角色直接转变为资源拥有者和提供者,百度文库就成了一个版权内容大集合、汇集众多书籍、文献资料的资料库。
2.百度文库吃独食的商业模式侵吞了产业链上其他参与者的利益,自然会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境地。百度文库为百度带来了流量、广告和付费下载,却使广大权利人及权利人中介组织的利益受到了侵害。
3.百度文库是一个封闭模式。百度搜索引擎的目的是把网民导向目标网站,但百度文库却是把用户(注意力、流量)导向自身,违背了互联网开放的精神。由于百度在搜索引擎市场的优势地位(占据国内超过70%的市场份额)及百度竞价排名导致的搜索不公正排序,百度百科、奇艺视频等百度的产品都在搜索结果排序中获得了有利位置,这对竞争对手而言是不公平的。因此在百度文库侵权门中,百度显得相当孤立,无法获得行业的支持。




百度文库商业前途光明
基于网民不断增长的使用需求和虚拟商品交易的增长,豆丁网、百度文库等文档分享类网站不仅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且商业前景可观,盈利模式清晰。
1.付费下载模式成熟。现在豆丁网、百度文库、盛大文学以及一些提供资料下载的论坛都建立了自己的虚拟货币,与人民币挂钩,可以通过网银或第三方支付工具购买,版权内容的市场越来越大。
2.渠道平台越来越多。百度文库的未来前景不仅在PC,更主要在智能终端如iPhone、Android、iPad、Kindle等平台。百度文库将成为版权内容商店,支持付费下载和阅读。




知识产权新生态平衡
权利人(作家、歌手,唱片公司或出版社等)、权利人中介组织(协会)、消费者、平台(网站)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等构成了一个知识产权生态链。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生态链应该是各方的定位和角色鲜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分明、彼此得到尊重和保护的。
百度文库侵权门显然破坏了知识产权生态的平衡,但也促使百度文库开始尝试转型,寻找各方利益共享的途径——建立百度文库合作平台,通过销售分成、广告分成、宣传营销等合作模式为版权内容提供全方位的保护,用户也能获得高品质的正版内容。
在付费保障权利人利益之外,笔者认为,互联网带来的是知识和信息的广泛、快速传播和分享,盈利不是唯一的目的。要保护知识产权新生态平衡,还可以从以下两点实现:
1.采用多种知识产权许可模式。如当前流行的知识问答网站“知乎”,对用户贡献的内容采用CC协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版权归作者所有,并默认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使用-禁止演绎(by-nc-nd)的模式。
2.寻求免费的商业模式。《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在新著《免费:未来的商业模式》中提出了免费的商业模式,百度文库中的文档就可以通过精准广告、营销等途径实现商业利益,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版权内容。

奥丽侬旗下兔芭芘天猫旗舰店
24小时在线客服专员
加载中...
百度面临知识产权的诉讼和指责声从未平息
2011/10/5 8:49:00 来源:haotm.cn


百度,中国最大搜索网站,曾问鼎中国互联网公司最高市值宝座,创始人李彦宏也荣登2011年福布斯富豪榜,成为内地首富,但百度如此业绩却并没能换来与实力匹配的行业尊重。竞价排名与知识产权问题是百度的两大硬伤。前者是百度的核心商业模式,由此造成对搜索结果的过度干预,导致用户、行业怨声载道,成了Google的反面典型;后者是百度的老大难问题,从mp3音乐下载侵权到最新的百度文库侵权门事件,百度面临知识产权的诉讼和指责声从未平息。




百度文库错在哪
2009年11月,百度推出了百度知道“文档分享平台”,次月更名为“百度文库”。百度文库一开始是立足于为教育行业提供丰富的文档资源,为大中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格考试等提供文档,为广大师生借助互联网拓展自身视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供舞台。百度文库的运行机制是,用户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多个领域的资料,平台所累积的文档均来自热心用户上传,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百度文库与豆丁网,以及国外的Slideshare等网站一样应时而生,满足了广大网民检索、下载和分享文档资料的需求,受到网民的欢迎,发展势头迅猛。2011年6月,百度文库已经拥有21662983份文档。根据中国文著协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介绍,百度文库里10%的文档是文学作品,其中很多上传作品没有取得作者授权就能免费下载。
百度文库从诞生之初就埋下了一颗随时引爆的知识产权炸弹。2010年11月,盛大文学开始炮轰百度文库,称“百度文库不死,中国原创文学必亡”;12月,文著协、盛大文学与磨铁图书公司共同发布了《针对百度文库侵权盗版的联合声明》。2011年3月15日,贾平凹、韩寒等50位作家公开发布《中国作家声讨百度书》,指责百度文库“偷走了我们的作品,偷走了我们的权利,偷走了我们的财物,把百度文库变成了一个贼赃市场”;两天后,中国音像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加入“战团”,公开声援文学界维权的呼吁和行动,把百度文库知识产权问题推向一个高潮;随后,百度与作家群体展开了谈判,3月25日谈判破裂;3月26日,百度文库就“伤害了一些作家的感情表示抱歉”,并承诺对百度文库中文学作品类别的文档未获版权方授权的进行清理;3月28日,李彦宏在出席深圳IT领袖峰会时表示,“如果管不好,就关掉百度文库”;3月30日,百度文库版权合作平台正式上线。
百度文库侵权门比此前mp3侵权官司带来的恶劣影响更大、更直接。一方面,作家群体比唱片公司更接近网民,影响力更强,通过韩寒等作家的公开声讨书、博客文章、微博客讨论等方式,百度知识产权侵权事件得到了更快、更广的传播,百度的“恶”形象人尽皆知。另一方面,仅凭“文档大多由用户上传”这一条理由,百度显然缺乏有力的法理依据,也缺少来自行业、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支持,百度完全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境地。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在出席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时表示,“百度文库不是一个很好的经营模式,它提供的储存空间里的大量作品都是没有经过授权的”。
那么,百度究竟错在哪里呢?
1.百度文库的所做所为超越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底线,“分享”不足以成为百度文库不构成侵权的理由。与百度Mp3搜索只提供下载链接不同,百度文库的所有文档都保存在百度自身的服务器上,这样一来,百度便顺利从第三方搜索的角色直接转变为资源拥有者和提供者,百度文库就成了一个版权内容大集合、汇集众多书籍、文献资料的资料库。
2.百度文库吃独食的商业模式侵吞了产业链上其他参与者的利益,自然会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境地。百度文库为百度带来了流量、广告和付费下载,却使广大权利人及权利人中介组织的利益受到了侵害。
3.百度文库是一个封闭模式。百度搜索引擎的目的是把网民导向目标网站,但百度文库却是把用户(注意力、流量)导向自身,违背了互联网开放的精神。由于百度在搜索引擎市场的优势地位(占据国内超过70%的市场份额)及百度竞价排名导致的搜索不公正排序,百度百科、奇艺视频等百度的产品都在搜索结果排序中获得了有利位置,这对竞争对手而言是不公平的。因此在百度文库侵权门中,百度显得相当孤立,无法获得行业的支持。




百度文库商业前途光明
基于网民不断增长的使用需求和虚拟商品交易的增长,豆丁网、百度文库等文档分享类网站不仅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且商业前景可观,盈利模式清晰。
1.付费下载模式成熟。现在豆丁网、百度文库、盛大文学以及一些提供资料下载的论坛都建立了自己的虚拟货币,与人民币挂钩,可以通过网银或第三方支付工具购买,版权内容的市场越来越大。
2.渠道平台越来越多。百度文库的未来前景不仅在PC,更主要在智能终端如iPhone、Android、iPad、Kindle等平台。百度文库将成为版权内容商店,支持付费下载和阅读。




知识产权新生态平衡
权利人(作家、歌手,唱片公司或出版社等)、权利人中介组织(协会)、消费者、平台(网站)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等构成了一个知识产权生态链。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生态链应该是各方的定位和角色鲜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分明、彼此得到尊重和保护的。
百度文库侵权门显然破坏了知识产权生态的平衡,但也促使百度文库开始尝试转型,寻找各方利益共享的途径——建立百度文库合作平台,通过销售分成、广告分成、宣传营销等合作模式为版权内容提供全方位的保护,用户也能获得高品质的正版内容。
在付费保障权利人利益之外,笔者认为,互联网带来的是知识和信息的广泛、快速传播和分享,盈利不是唯一的目的。要保护知识产权新生态平衡,还可以从以下两点实现:
1.采用多种知识产权许可模式。如当前流行的知识问答网站“知乎”,对用户贡献的内容采用CC协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版权归作者所有,并默认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使用-禁止演绎(by-nc-nd)的模式。
2.寻求免费的商业模式。《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在新著《免费:未来的商业模式》中提出了免费的商业模式,百度文库中的文档就可以通过精准广告、营销等途径实现商业利益,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版权内容。

回顶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