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更多
商标知识 更多
政策法规 更多


南京市已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类犯罪案件42件56人

来源:haotm.cn [ 2011/8/8 9:35:53 ]
上一条 下一条


  南京检察机关为企业保“心”



  2010年至今,全市已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类犯罪案件42件56人



  新华报业网讯  生活中,不难碰到盗版光盘,很多人认为,贩卖盗版光盘最多被罚款,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不然。2002年,顾某因贩卖盗版光盘被工商行政部门处以罚款1万,几年后,他重操旧业,以网络和订单购买的形式,向境外销售盗版高密度光盘4万张,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这一“经典案例”,昨天出现在一场知识竞赛中。



  现状



  企业搞研发最怕被“偷心”



  顾某的“经典案例”,出现在6日下午的一场知识竞赛中,这场由南京市检察院与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集团共同举办的“紫金杯”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知识竞赛,吸引了南京赫赫有名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兴通讯、先声药业、南瑞集团等组队参赛。



  一位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企业投入几百万、上千万研发的科技成果,最怕被“偷心”,即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被侵犯。现在企业的发展,最需知识产权的保护。



  据悉,南京市检察院已建立多项机制,与高新产业企业对接,同时与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合作,为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提供“打包”服务,简化程序,提供办案效率。



  据介绍,此次竞赛是南京市检察机关开展为期七个月的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竞赛以“保护知识产权,服务创新驱动”为主题,竞赛内容以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产权行政法规、侵犯知识产权的刑法规定、知识产权检察保护知识等为主,南京师范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主任李国英教授进行了点评。



  六个代表队经过必答题、抢答题、速答题和风险题四种题型的竞赛,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激烈角逐, 艾志工业代表队赢得了本次竞争活动的一等奖。



  剖析



  研发人员跳槽爱“带”技术



  竞赛结束后,南京市检察院检察长葛晓燕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说起检察机关举办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竞赛的目的,法律科班出身的葛晓燕检察长回忆起她读大学的年代就涉猎到专有技术Know How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对于鼓励科技创新、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推动经济转型创新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南京市软件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收入逐年递增,2010年,南京市软件业年收入已突破千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0%以上。



  同时,南京软件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侵权情况普遍、经济损失严重、维权成本高、查处难度大等突出问题,检察机关在调研中发现,企业花费人力物力获得的科研成果,最担忧被“偷”走,迫切需要法律对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



  调研中企业还反映,大多数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原企业员工尤其是技术研发人员实施的,90%以上的调研企业都认为强化内部管理是减少侵权行为的有效手段,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的保密措施进行指导。



应对



  创新服务为企业保“心”



  据悉,南京检察机关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早,成效显著。早在2006年,玄武区检察院就办理了夏某和何某侵犯著作权、贩卖淫秽物品牟利案,成为全国首例以侵犯著作权罪对出售侵权音像制品判决的案例。



  2009年,下关区检察院成功侦破陆某等3人故意泄露我国非物质遗产重要项目——乌金纸制造技术这一犯罪案件,不仅保护了国家秘密,更挽救了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据统计,2010年至今,南京市检察机关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类犯罪案件42件56人,提起公诉23件36人。



  葛晓燕表示,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南京检察机关还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与高新企业对接,比如一些大型企业设有自己的法务部门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但由于知识产权数量多、种类广、涉及的管理部门也多,希望政府和司法机关能够提供快捷、高效、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服务,检察机关先后在大型科技园区、软件园区设立一站式服务的检察室、工作站。



  一些中小企业因缺乏人力物力,在维权中主要面临调查取证艰辛、举证困难、诉讼久拖不决等问题,检察机关与相应政府部门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帮助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申报、法律讲座及诉讼等一系列的“打包”服务,检察机关制定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意见》,成立了“知识产权案件办理中心”,建立了知识产权案件专人办理、专人指导办案机制,帮助企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



  “高新技术产业最怕被偷‘心’,我们检察机关和其他政府部门就要让他们放心,为他们自主创新提供安全的保障。保护知识产权,不是查处盗版碟、山寨名牌包那么简单,检察机关也在逐步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依极女装旗舰店(杭州)
24小时在线客服专员
加载中...
南京市已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类犯罪案件42件56人
2011/8/8 9:35:53 来源:haotm.cn



  南京检察机关为企业保“心”



  2010年至今,全市已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类犯罪案件42件56人



  新华报业网讯  生活中,不难碰到盗版光盘,很多人认为,贩卖盗版光盘最多被罚款,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不然。2002年,顾某因贩卖盗版光盘被工商行政部门处以罚款1万,几年后,他重操旧业,以网络和订单购买的形式,向境外销售盗版高密度光盘4万张,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这一“经典案例”,昨天出现在一场知识竞赛中。



  现状



  企业搞研发最怕被“偷心”



  顾某的“经典案例”,出现在6日下午的一场知识竞赛中,这场由南京市检察院与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集团共同举办的“紫金杯”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知识竞赛,吸引了南京赫赫有名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兴通讯、先声药业、南瑞集团等组队参赛。



  一位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企业投入几百万、上千万研发的科技成果,最怕被“偷心”,即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被侵犯。现在企业的发展,最需知识产权的保护。



  据悉,南京市检察院已建立多项机制,与高新产业企业对接,同时与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合作,为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提供“打包”服务,简化程序,提供办案效率。



  据介绍,此次竞赛是南京市检察机关开展为期七个月的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竞赛以“保护知识产权,服务创新驱动”为主题,竞赛内容以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产权行政法规、侵犯知识产权的刑法规定、知识产权检察保护知识等为主,南京师范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主任李国英教授进行了点评。



  六个代表队经过必答题、抢答题、速答题和风险题四种题型的竞赛,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激烈角逐, 艾志工业代表队赢得了本次竞争活动的一等奖。



  剖析



  研发人员跳槽爱“带”技术



  竞赛结束后,南京市检察院检察长葛晓燕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说起检察机关举办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竞赛的目的,法律科班出身的葛晓燕检察长回忆起她读大学的年代就涉猎到专有技术Know How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对于鼓励科技创新、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推动经济转型创新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南京市软件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收入逐年递增,2010年,南京市软件业年收入已突破千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0%以上。



  同时,南京软件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侵权情况普遍、经济损失严重、维权成本高、查处难度大等突出问题,检察机关在调研中发现,企业花费人力物力获得的科研成果,最担忧被“偷”走,迫切需要法律对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



  调研中企业还反映,大多数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原企业员工尤其是技术研发人员实施的,90%以上的调研企业都认为强化内部管理是减少侵权行为的有效手段,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的保密措施进行指导。



应对



  创新服务为企业保“心”



  据悉,南京检察机关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早,成效显著。早在2006年,玄武区检察院就办理了夏某和何某侵犯著作权、贩卖淫秽物品牟利案,成为全国首例以侵犯著作权罪对出售侵权音像制品判决的案例。



  2009年,下关区检察院成功侦破陆某等3人故意泄露我国非物质遗产重要项目——乌金纸制造技术这一犯罪案件,不仅保护了国家秘密,更挽救了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据统计,2010年至今,南京市检察机关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类犯罪案件42件56人,提起公诉23件36人。



  葛晓燕表示,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南京检察机关还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与高新企业对接,比如一些大型企业设有自己的法务部门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但由于知识产权数量多、种类广、涉及的管理部门也多,希望政府和司法机关能够提供快捷、高效、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服务,检察机关先后在大型科技园区、软件园区设立一站式服务的检察室、工作站。



  一些中小企业因缺乏人力物力,在维权中主要面临调查取证艰辛、举证困难、诉讼久拖不决等问题,检察机关与相应政府部门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帮助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申报、法律讲座及诉讼等一系列的“打包”服务,检察机关制定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意见》,成立了“知识产权案件办理中心”,建立了知识产权案件专人办理、专人指导办案机制,帮助企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



  “高新技术产业最怕被偷‘心’,我们检察机关和其他政府部门就要让他们放心,为他们自主创新提供安全的保障。保护知识产权,不是查处盗版碟、山寨名牌包那么简单,检察机关也在逐步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回顶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