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车影音市场再掀风波,5月19日下午,广州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在广州永福路汽车配件市场打假行动中发现,图音等多家汽车导航品牌开机画面涉嫌侵犯商标权,,责令现场整改,所有涉嫌假冒商标产品均立即下架处理。
牵一发而动全身,慧聪汽车电子网编辑了解到,涉及商标侵权远不止被查处曝光的这几家,行业内几乎90%的车机厂家开机画面都是显示整车厂的LOGO,几家龙头企业也不例外,更别说其他山寨厂商了,“商标侵权”这其实已经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在工商部门“发现一例查处一例”的铁腕政策下,不少企业闻讯赶紧进行整改。据称事发的当晚,国内某龙头企业就连夜召开了员工大会。
商标侵权已成风
“没办法啊,一般原车的LOGO会给人原配的感觉,专车专用嘛,车主会觉得有优越感,我们也容易卖。”一家企业负责人无奈地对记者说。他表示,“专车专用”这一概念在市场刚推出来之际,便受到车主的广泛欢迎,销量持续上涨,也正凭借着这一点,国内的民族品牌将国外品牌逐出市场。但消费概念的植入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车主在一开始总担心这不是原厂的东西,是否跟原车能够匹配,于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商标侵权”行为不断地被进驻行业的新军效仿,抄袭成风。
在此次查处的过程中,执法人员就发现惠州市凯越电子有限公司图音品牌就连通用机也打上车标,试图以此来与“专车专用”混淆消费者的眼球。另外,走4S店渠道如果不标注自有的商标加上车厂的LOGO,产品更容易摇身一晃,披上新装,在销售人员滔滔不绝的“前装原配”的推销中成功交易。
不得不承认,这是产品在迈向市场的一个必然之路。但有一点却是令人质疑和失望的,在行业突飞猛进之际,不少领军的龙头企业为何也在这次栽了跟头?这些高举着“品牌”大旗向前冲的决策者意识中难道就丝毫没有“侵权”的概念?某国内一家知名车机企业在采访中更觉得侵权行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必大惊小怪,“如果要说侵权的话,估计整个汽车后市场的导航厂家都侵权了”。当某个错误的行为被多数人执行并认可的时候,便变成了无意识的正确的群体行为,毫无半点羞愧之意。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对于整个行业的领军作用以及影响,比如路特仕。
谁在真正地做品牌?
“那些山寨车机所标记的品牌概念或者时尚风潮不能够成长为正规军的含义正是如此。他们既不想设立标准,也不被起码的商业游戏标准所约束,只想在淘金热中挖掘他们想要的那桶金。所以你怎么能期望这样的山寨品牌能活下去呢?当价格杠杆在市场发生作用的时候,在特殊的消费地域和场所被操纵起来卖给消费者时,消费者并不知道山寨机的形成和利益链条会怎样强加于自己如何的诱因。”业内著名的评论家林一夫就曾经针对国内车机发展的现象发出了自己的感慨。
“我的机器上没有标记我的企业,你不能说这个机器是我的。”如此,南方车机企业的智慧,或者说品牌山寨化路线的丰富达到了一个令人敬仰的巅峰。这个巅峰下埋葬了多少所谓总代,只有天知道。
到现在,一切好像早已证实。什么是山寨?什么是品牌?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执法人员在此次查处的过程中发现,进口产品诸如先锋、菲利普品牌没有发现商标侵权行为,国外品牌对商标保护意识比较重视,专车专用的开机画面都是自己的商标LOGO,相对比较正规。繁荣发展的行业背后,国外的品牌大军又卷土而来,大敌临前,国内的品牌企业该如何保护好自己杀下来的“国土”?是该好好想想了!
幸而,我们在市场上还发现了那仅存的10%的坚持用自我商标的厂家,比如欧华、纽曼。欧华在不断渗透终端之际,不得不说,品牌意识还是很强的,现在连导航的开启界面也是显示“欧华”自有的LOGO。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运用规范的行为打开市场局面,我相信这是每一个厂家应该值得学习的,也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